今日份的随笔
最近一两年,焦虑的情绪其实发生的挺频繁的。好在我心理素质挺好,很快就会化解,转变成良好的心态。
当我今天发现我频繁在开小差的时候,我知道,我又焦虑起来了。
今晚有要好的同学和我分享,ta准备发表文章了。而这项工作的全过程,其实也不超过一个月。我本该替ta感到高兴的,但更强烈的焦虑感显然在我脑海里占了优势:自己一直痛苦的事情,别人可以轻轻松松地一个月弄好,这也太打击人了吧😂
确实,我觉得我写代码,做项目的能力都很优秀,自己很满意,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自己的科研进展。周围的同学,也陆陆续续开始发paper。而我,连idea都还显得很单薄。 对于自己缓慢的进展,我也感到很对不住自己的导师。 更本质地分析原因,我觉得我自己选择科研方向,过于执拗,好像在刻意避开一些东西:我不是很愿意去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去进行改进,然后得出哪个指标变得更优秀了,再以此为创新点发paper。我更愿意去把现成的网络结构当一个黑盒,当一个工具,去解决问题。
也许我确实与周围的人很不一样,一直以来,我都隐隐约约觉得有点格格不入。我比较喜欢偏开发的事情。我在本科很早时,就对科研“无感”。我在大二时,在网上浏览计算机学院的各种实验室,放眼望去,没有一个实验室能让我有一点兴趣。但我是喜欢计算机学科的,热爱这些知识。读研究生以来,在科研上,我也一直进展缓慢(也一直在想如何创新,但是一直碰壁)。
然而,各种需要写代码的事情上,无论是在实验室,还是在课程内,我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:
- 大一的C语言课上,我不甘心丑陋的控制台小黑窗,在零经验的情况下,独自完成了某个图形库的链接与使用,写了一个攻击小球的小游戏。
- 后面的各种课程实验, …
- 数据结构的课程,实现电梯模拟。同样是不甘心小黑窗,我花了一天写了Java的图形化界面,实现了电梯的移动与人群上电梯的演示过程。
上面的这些事情,当我把作品演示给老师/助教看时,他们多半是惊讶和赞赏的态度。然而检查完了,也就过了。我也没得到成绩上的好处,无非就是那次实验的作业分高了一点点而已。实验部分的分数占总评的比例不高。
想着想着,我觉得我在科大确实属于挺少见的。
总的来讲,我觉得我还是不适合长期做科研。我在本科很早时,就对科研“无感”。即使说要做科研,也是在科大的氛围的影响下,随便说出来的。我在大二时,在网上浏览计算机学院的各种实验室,放眼望去,没有一个实验室能让我稍微感一点兴趣。其实我在当时,是已经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。只不过这些东西,只是一些知识,并不是科研的某些方向。
我有时候会很偏激地想,或许我就不适合读研究生。但是如果我不读研究生。
想了好一会儿,后来我就觉得,其实我即使真做不好科研,也很正常啊。各有长处而已。
我适合做什么事情,其实自己是仔细考虑过的。我的优势在于,极大的耐心和工作热情,强大的debug能力,优秀的英语阅读能力,还OK的数学底子。
- 极大的耐心,使我从不会因为bug而烦躁,反而会勾起自己的好奇心,进而有极大的工作热情。
- 强大的debug能力,使得我适合去写,或者去维护,规模比较大的代码,比如游戏引擎。
- 优秀的英语能力。使我能够轻松阅读原版的技术书籍。
- 还
后来直到来到了网易,发现了同样写着代码。才找到了一种归属感,觉得,我该属于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