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车记
我是在2019年的寒假(也就是2, 3月份)考过了科目三和科目四考试,并拿到了驾驶证。
学车这件事情,我周围的人差异还挺大,有人大一就拿到了驾驶证,也有人是在研究生、博士在读或快毕业了的时候还在准备驾考。因为不同地区的考试规则稍有不同,以及不同人的接受速度不一样,所以有的人会很有优越感地满分通过各个科目,顺利拿证,也有人在科二、科三考试时连挂两次甚至更多。
不过不变的是,只要你愿意花时间,这件事总是办得成(考挂了,可以等几周或者几个月后再去考,这只是顺延而已,总共多投入的时间其实也就只有几天,用于捡起来这几个月忘掉的)。
这里说了这么多,其实只是想指出,闻道有先后,不用看到有些后生在学车的进度上比你领先,或者自己卡在科二科三的哪个环节上了,就懊恼不已。你和别人的差距也只不过是一两个月。
下面的行文会包含很多只与个人经历有关,并不具有普适性的吐槽,而且吐槽地一点也不文艺,各看客可能会看的不过瘾。如果不感兴趣,你可以直接看上路这一小节。
找教练
一般学车这种事,在仙桃这种小地方,水很深,所以教练按道理需要靠谱一点。正好我爸认识一个教练,据说技艺极高超巧妙,曾让我家的诸多亲戚都顺利拿到了驾照。所以我爸也把我安排到了他那里。
科目一略过。
科目二
等到准备科目二了,我和教练之间的摩擦才开始一件一件地显现出来。
刚开始的摩擦体现在约定时间这件事上:
因为前几次办事,都是由教练来我家接我去的,所以我也默认这次教练也会过来接我。我第二天很早就起来,等教练的消息。直到等到10点钟感觉不对劲,才问教练,于是就有了如上的聊天记录。
当时我有点恼火,不过我爸仍觉得我的行为过于被动了。他说,这些人办事并不会把话说得很清楚的,所以我们自己要多问,时间在哪里,地点在哪里,主动一点。想想也是,在学校里,任何活动都会预先有时间地点通知,自己完全适应了这种通知方式。
吞下这口气以后,总算开始了科目二的训练。这期间与教练的摩擦主要体现在语言交流上。我并不懂那些很土的仙桃方言,再加上教练说话又特别快,我经常不能跟上,请求教练再说一遍。一旦我有两次以上没听清楚,教练就会变得很不耐烦,有时我也不好意思再问。
教练的教学方式十分死板,一切按程序进行,我曾做过如下图的笔记:
这些笔记所描述的方法大量地依靠光的直线传播定律,根据从人眼处出发,并经过“车窗边沿”、“后视镜轮廓”等位置的视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来确定各个动作的触发时刻。当然,上面这些描述,教练是用他地道的仙桃话讲的,我在当时需要费大力气和教练沟通。
其实这种视线追踪的方法是很不精确的,因为不同车的车身长度、座位高度、车窗高度,后视镜高度都不一样。在日常生活中移车,更重要的是凭综合的感觉。好在教练向我保证,考试车和他的教练车的各参数是一样的,所以这种方法用来应付科目二考试,还算不错。
不过,我在当时很叛逆,我开始在倒库的过程中,尝试“凭感觉”把握方向盘,而不是仅凭观察车身与库所在矩形的长边的夹角是不是正好到了30度的时候回方向盘。在我探索的那几次倒库过程中,车都被我倒歪了,导致教练大发雷霆,他语重心长地教导我,说学车不是做研究。之后来想,我确实应该听教练的,应试为主,减少探究。
到了后期,我唯一拿不准的就是上坡定点停车与起步。其实,我刚开始练时对此是很有自信的,因为我总是能让车稳定起步。但教练总觉得车抖得太厉害,嫌我离合器松得太多,要我抬少一点。这样反倒弄巧成拙,使车动力不足,后续更是熄火了,因此心态就越来越差。 直到后来认识了另一位专业的教练,他向我展示了抬离合器时所能达到的一个临界点。此时车辆正是在间歇性地抖动,状态十分稳定,这时我才知道我之前的做法是没问题的。
总体而言科目二的训练和考试还是很顺利的。尽管一直忍受着教练的训斥和不耐烦,但考过了也就万事大吉了。
科目三
科目三就比较坑了。
“wsc科三这么考挂了?”我考挂了的消息犹如爆炸式新闻一样在家族内传播。我当时也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耻辱,因为周围好多家人都是所有考试都满分通过了,并且他们表现出十分轻松的样子。尽管我爸心态很好,但考试结果仍然不符合他的预期,因为教练在考试前几天曾对他说:wsc的科三已经没问题啦,就等着考完拿驾照啦…
考挂当然是有原因的,因为教练在部分指导上并没有到位,我在某些项目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。
首先是直线行驶。因为是机考,所以其判定标准其实是要比人的观察要严格的。在平时训练时,教练都觉得我开的挺直,从没觉得会有过问题,但一到考试就不能通过。
其次是灯光,教练告诉我们如果灯光考试问题的字符串包含“通”或者“超”,对应的操作就是远近光交替。然而,恰好有一个问题是“前方直行通过路口”,其对应操作是近光灯,于是我顺利地被坑了。
那会儿我也是气炸了,首先是生教练的气,觉得他没教好;其次是觉得自己不争气:灯光这种死板的东西都能错,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成绩好的985大学生吗;最后觉得吃了亏却没好报——因为训练过程是痛苦的,经常有训斥和体罚(只是打手,虽然不会受伤,但还是挺疼的)。我爸也自责不已——后悔找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教练。嗯,好像2018年只记得气过这么一回。
过了几天,我发现我并不是最惨的,因为我的表哥也考挂了。不过,表哥的驾驶技术要比我好,他前面两次的失败或多或少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,如考试车的灯光故障之类,而不是像我这样因为训练不到位。 但令我羡慕的是,他的教练态度非常好:平时练车时从来不训斥。表哥(因为客观原因)考挂后,教练非常自责,在考场上和考官争论(关于考试车的灯光故障),甚至还留下眼泪。我要是能有这样的教练,考试的结果如何也无所谓了,毕竟过程是让人暖心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教练自己也挺自责的,虽然他没有说出来。等我第二次考科三时,他也就着重补充了之前疏忽的直线行驶和灯光部分。他之前没教好,只能说是能力有限吧。其实是有很多更好的途径去训练这些项目的,比如有些app可以播报一些较为标准的灯光试题,这要比教练自己播报题目要实在多了。相信灯光的题目在全国各地差异不会太大,所以可以自行练习。
第二次考科三的过程就不说了,挺顺利的。
上路
练车很不爽,但开车还是很爽的。我终于可以在老司机(我爸)的陪同下上路了。在亲自开车前,我曾认为开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。自己尝试后的感受是并没有那么累,毕竟不需要消耗体力,只需要保持专注就行了,大脑也不需要进行很多数值和逻辑计算,所以并不累。按目前的感觉讲,我觉得只在城区开车的话,其实是很愉悦的(而高速因为车速快,还是有些紧张)。这里我想给大家信心:只要你脾气很好,不易冲动,不愿和别人争抢,也没有什么先天的身体障碍,视力也没什么问题(允许戴眼镜),那你就天生适合开车。
我爸把我带到仙桃城区的路上。这里是练车绝好的训练场,到处都有横冲直撞的电动三轮,逆行的自行车,与肆意横穿马路的行人。我爸胸有成竹地告诉我:只要你在仙桃城区这样复杂的道路上开熟练了,以后在大城市开车都不是问题,因为那里的管理要规范的多。
我被我爸评价说进步很快,虽然我爸总是说我按喇叭按得太少了。
在我开车的时候,老爸经常一边怂恿我按喇叭,一边把手伸到我这边的方向盘,麻利地按了几下。几声咄咄逼人的鸣笛声,弄得前面的行人马上慌慌张张地回头看了一下我们。我仍怀有一丝吵到了别人的歉意,但我爸却严肃地告诉我这么做是很有必要的。因为很多时候,行人不仅不守规则(比如在机动车道上随意变道),而且无视汽车的存在。这个时候如果还不用急促的喇叭声营造出“你再不躲我就要撞上你了”的危险氛围,他们会觉得他们的行为理所当然,尽管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危险,汽车是有能力减速的。
后来看我爸自己开车,我发现他的喇叭几乎从来没停过,全程都在刷自己的存在感。。
“那到了大城市的禁鸣区,不能按喇叭怎么办?”
“大家在那里都会守规矩,我自然不会按了。”
我爸胆大包天,在我上路的第二天,就让我开上了高速公路。说实话,在高速公路的感觉是十分压抑的,我能感受到在车速较高时,微动方向盘所造成的显著影响。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超车的时候,比考试还要压抑,因为方向盘随便一个小角度的倾斜,就可能是一场严重的事故。
上高速后的很大的认识是:有时候车速快,反而安全些。特别是超车的过程中。变换车道,车速够快也会更安全,因为后方的车不容易追上你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时候车速快就安全。然而,在上高速后,新手驾驶员也都会放开许多,在很多普通路段也都习惯性地开的挺快了,这样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。这是由不熟练造成的,并不是因为不谨慎。
在城区开车,我觉得最有有挑战性的问题,就是在来车频繁,且流速较快的情况下变换车道,此时需要的就是勇气,因为其他车并不会因为你想变道而慢下来。这时需要做的就是确认侧后方的来车与自己有足够距离时,果断地掐进去,对方自然会减速。当然,足够距离到底有多大,多半要靠经验了。
当临近红绿灯的时候,变换车道的需求会变得很急切(如果之前没来得及变道的话),而且自己一直犹豫的话,后面的车会开始催。很考验心理素质。
当然也有别的很难的问题,比如在各种环境下倒库,但这些都不急,多倒几把总可以倒进去的。
总之,学习驾驶能够让人感到成长和快乐,有时间的话希望自己能坚持学下去,早日成为老司机😄